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孟醒石
加入时间:2015-05-12
诗人简介

孟醒石,原名孟领利,河北无极人,毕业于石家庄学院美术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参加诗刊社第三十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首届诗人高研班。曾获孙犁文学奖、贾大山文学奖、《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等奖项。

粉丝
关注

在白纸上种地 (组诗+随笔)

《在白纸上种地》

冀中平原上的老人干活儿时
腰弯得久了,总习惯抬头望天
舒缓伤痛,同时观察风的走向,云的变幻
妥善安排农事
而我们这一代人
不再种地。对苍天,丧失了独立的判断
过于依赖气象台宏观的预报
却忘了自己身处微末之地
一遇到风雨,便慌乱不堪
我所剩不多,好在还有几张白纸
既可以当作苍天仰望,也可以当作田地耕种
像祖辈那样,把腰深深地弯下去
在纸上写下一个个汉字
宛如点种一粒粒玉米
希望我的玉米长高了
有天可顶,有地可立

 
《活  字》

月光下,大地铺了一层白纸
失眠的人在白纸上艰难前行
唯有他,没有把冬夜的寒冷,归咎于月亮
唯有他,没有把史书的遗忘,归咎于汉字
唯有他,没有把切齿的恨,归咎于爱

而月亮咬紧牙关跟着他
从他打开第一页,到放下书走出门
不敢有丝毫懈怠
生怕一眨眼,雕版印刷术中
故意遗漏的几个字
变成活字
跟他跑出去,并肩站在旷野中

 
《鲸  落》

在春风中,迎着朝阳晨跑
宛如踏浪而行
猛回头,发现
八百里太行山脉是一头鲸落

一鲸落,万物生
鲸骨缝隙,村庄掩映
有的像蚌蛤,有的像海螺
开花的桃树,是宝石级的珊瑚虫

鲸骨的走向,与大篆的笔法相同
强秦简化为小篆后
有谁在意汉字缺失的那一部分?
运煤的火车洞穿过来,一阵长鸣

夕阳落山,真相浮出水面
夜空黝黑的脊背上
钟鼎文、石鼓文、甲骨文闪闪发光
每一种字体都是稀有的海洋生物

鲸落滋养的物种,多到难以辨认
未来我们还要借助它们复活
与残缺的那一部分美学史
共同融汇成天外天,银河之外的长河


《黑铁皮火车》

他俩沿低矮的滹沱河堤
一前一后向铁路对面走去
黑铁皮火车冲过来
迫使他俩在铁路的左右分开

火车开过去之后
她已经在前面走了很远
只留下他
还没从火车经过时
震耳欲聋的声音中
醒过神来

多年以后,两个人已不再联系
但那列呼啸而过的火车
黑色的铁皮
并未消失在记忆的黑洞里
夜半醒来,触手可及

 
《田垄切开冀中平原》

四月,候鸟掠过华北
田垄切开冀中平原
鸭梨树穿上雪花裙
垂杨柳扎起马尾辫

唯独少年对此视而不见
他在给麦地浇水
从正午一直干到夜半
所到之处水光一片

抽干两口比目光还深的井
也灌不满半个月亮
平息一颗比柴油机还慌乱的心
也解不开夜空中发光的小纽扣

他只能趁读书的空隙
高中二年级的星期天
帮家里干点农活儿
用劳动为身体里枯萎的幼苗抗旱

春天,夜风还有很深的寒意
麦苗上晶莹的露珠
比少女睫毛上的眼泪更温暖
这些都源于流水的浇灌

 
随笔
《诗通未来而无相》
作者:孟醒石

        壬寅仲夏,在日本作家宫本辉的短篇小说集《烧船》上读到一句话:“水随器物而有形。”我随手在扉页写下:“诗通未来而无相。”
        大雪过后,再翻这本书,再遇这两句,先为自己的偶对之言窃喜,后又枯坐半晌。
        “水随器物而有形”,源于苏轼《画水记》:“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宫本辉是日本当代文学大家,坚持古典美学,借诗化的意象写生老病死,极尽“物哀”之能事,引领“侘寂”之风尚。然而,当“物哀”“侘寂”变成流行的格调,被普遍应用到园林造景、茶道快餐上,便成为一种符号,散发出商业化的贼光。宫本辉作品自身的命运,与他标榜的“用正统小说创作抵制商业对文学的侵袭”的艺术追求,背道而驰。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短篇小说与宫本辉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没有那么精致,却非常有力量,展现了“一批裹挟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浪潮中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艰辛地在生活中追求真正的价值,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李沧东的小说,一点也不“唯美”,尤其是《鹿川有许多粪》,粪这一意象铺天盖地,极其恶心,令人不适,又极具象征意味,大胆、独特、奇绝,最终汇聚成一种巨大而又荒凉的悲怆,令人惊叹。
        李沧东的这批作品,大部分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隔三四十年在中国出版,读起来依旧让人汹涌澎湃。而宫本辉的作品,审美的源头虽然来自中国唐宋,但读起来依旧感觉疏离,并不亲近。让我想起,美国艺术家高居翰评论中国元代绘画,用了一个关键词“隔江山色”。隔着历史地理物理时空,观看纸上的山色,终究不如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经过艰苦跋涉,亲临现场,发出的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到中年,表面强悍、体面、舒朗,实则上有老下有小,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碎片,疲惫瞬间吞噬全身。精力越来越少,写一首短诗也变得越来越难,常常立于危崖之上,又毫无退路可言。“写什么,怎么写”——初学写作时遇到的问题,又如巍巍太行横亘在面前。
        父母离开故乡,跟我们居住在石家庄西郊、太行山下的小镇,已经十三年了。冀中平原的老家,早已杂草丛生。2019年夏天,我曾回去过一次,抢救回父亲三箱旧书,有繁体竖排的《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有《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等书,还有大量笔记本,其中包括他学习拉丁文记下的笔记。小时候,我没有把这些书本当回事,如今再次翻阅,感慨万千,常常拿着这些书本告诫儿女,你们的爷爷——眼前这个逐渐失能、失智、失语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曾经是村里威望极高的乡村医生,参加过抗击SARS病毒防疫。
        每一代人,都有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
        能够通向未来的诗,是什么样子?
        我有证据向孩子们讲述父辈的人生,怎么告诉孩子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真实的苦难和欢乐?
        现代诗歌应该具有小说的复杂性、纯粹性和超验性。继续凭借自己的类型化套路式的美文语辞来保障诗歌的“纯粹”,继续寄居在中外古典美学中进行临摹描红,融会贯通,再打造几种美学意象符号,标榜一种沉静、隐逸、极致、自负的体面人生?
还是像李沧东一样,另寻一条野路,披荆斩棘,尖锐紧张地揳入当代生存生态,展现“琐碎的生活暗藏汹涌洪流,直指生命深处的被掩藏、遗忘的一切。”
        或许不应该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厚此薄彼。毕竟每一种写作,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每一种方法,都能写出好诗。
        通向未来的诗,或许无相,但至少不能过分娇饰,隔山隔水,云中雾中,变成图案,变成符号,变成假相。

        本文发表于《星星·诗歌原创》2023年1期“文本内外”栏目

在白纸上种地 (组诗+随笔)

《在白纸上种地》

冀中平原上的老人干活儿时
腰弯得久了,总习惯抬头望天
舒缓伤痛,同时观察风的走向,云的变幻
妥善安排农事
而我们这一代人
不再种地。对苍天,丧失了独立的判断
过于依赖气象台宏观的预报
却忘了自己身处微末之地
一遇到风雨,便慌乱不堪
我所剩不多,好在还有几张白纸
既可以当作苍天仰望,也可以当作田地耕种
像祖辈那样,把腰深深地弯下去
在纸上写下一个个汉字
宛如点种一粒粒玉米
希望我的玉米长高了
有天可顶,有地可立

 
《活  字》

月光下,大地铺了一层白纸
失眠的人在白纸上艰难前行
唯有他,没有把冬夜的寒冷,归咎于月亮
唯有他,没有把史书的遗忘,归咎于汉字
唯有他,没有把切齿的恨,归咎于爱

而月亮咬紧牙关跟着他
从他打开第一页,到放下书走出门
不敢有丝毫懈怠
生怕一眨眼,雕版印刷术中
故意遗漏的几个字
变成活字
跟他跑出去,并肩站在旷野中

 
《鲸  落》

在春风中,迎着朝阳晨跑
宛如踏浪而行
猛回头,发现
八百里太行山脉是一头鲸落

一鲸落,万物生
鲸骨缝隙,村庄掩映
有的像蚌蛤,有的像海螺
开花的桃树,是宝石级的珊瑚虫

鲸骨的走向,与大篆的笔法相同
强秦简化为小篆后
有谁在意汉字缺失的那一部分?
运煤的火车洞穿过来,一阵长鸣

夕阳落山,真相浮出水面
夜空黝黑的脊背上
钟鼎文、石鼓文、甲骨文闪闪发光
每一种字体都是稀有的海洋生物

鲸落滋养的物种,多到难以辨认
未来我们还要借助它们复活
与残缺的那一部分美学史
共同融汇成天外天,银河之外的长河


《黑铁皮火车》

他俩沿低矮的滹沱河堤
一前一后向铁路对面走去
黑铁皮火车冲过来
迫使他俩在铁路的左右分开

火车开过去之后
她已经在前面走了很远
只留下他
还没从火车经过时
震耳欲聋的声音中
醒过神来

多年以后,两个人已不再联系
但那列呼啸而过的火车
黑色的铁皮
并未消失在记忆的黑洞里
夜半醒来,触手可及

 
《田垄切开冀中平原》

四月,候鸟掠过华北
田垄切开冀中平原
鸭梨树穿上雪花裙
垂杨柳扎起马尾辫

唯独少年对此视而不见
他在给麦地浇水
从正午一直干到夜半
所到之处水光一片

抽干两口比目光还深的井
也灌不满半个月亮
平息一颗比柴油机还慌乱的心
也解不开夜空中发光的小纽扣

他只能趁读书的空隙
高中二年级的星期天
帮家里干点农活儿
用劳动为身体里枯萎的幼苗抗旱

春天,夜风还有很深的寒意
麦苗上晶莹的露珠
比少女睫毛上的眼泪更温暖
这些都源于流水的浇灌

 
随笔
《诗通未来而无相》
作者:孟醒石

        壬寅仲夏,在日本作家宫本辉的短篇小说集《烧船》上读到一句话:“水随器物而有形。”我随手在扉页写下:“诗通未来而无相。”
        大雪过后,再翻这本书,再遇这两句,先为自己的偶对之言窃喜,后又枯坐半晌。
        “水随器物而有形”,源于苏轼《画水记》:“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宫本辉是日本当代文学大家,坚持古典美学,借诗化的意象写生老病死,极尽“物哀”之能事,引领“侘寂”之风尚。然而,当“物哀”“侘寂”变成流行的格调,被普遍应用到园林造景、茶道快餐上,便成为一种符号,散发出商业化的贼光。宫本辉作品自身的命运,与他标榜的“用正统小说创作抵制商业对文学的侵袭”的艺术追求,背道而驰。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短篇小说与宫本辉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没有那么精致,却非常有力量,展现了“一批裹挟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浪潮中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艰辛地在生活中追求真正的价值,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李沧东的小说,一点也不“唯美”,尤其是《鹿川有许多粪》,粪这一意象铺天盖地,极其恶心,令人不适,又极具象征意味,大胆、独特、奇绝,最终汇聚成一种巨大而又荒凉的悲怆,令人惊叹。
        李沧东的这批作品,大部分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隔三四十年在中国出版,读起来依旧让人汹涌澎湃。而宫本辉的作品,审美的源头虽然来自中国唐宋,但读起来依旧感觉疏离,并不亲近。让我想起,美国艺术家高居翰评论中国元代绘画,用了一个关键词“隔江山色”。隔着历史地理物理时空,观看纸上的山色,终究不如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经过艰苦跋涉,亲临现场,发出的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到中年,表面强悍、体面、舒朗,实则上有老下有小,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碎片,疲惫瞬间吞噬全身。精力越来越少,写一首短诗也变得越来越难,常常立于危崖之上,又毫无退路可言。“写什么,怎么写”——初学写作时遇到的问题,又如巍巍太行横亘在面前。
        父母离开故乡,跟我们居住在石家庄西郊、太行山下的小镇,已经十三年了。冀中平原的老家,早已杂草丛生。2019年夏天,我曾回去过一次,抢救回父亲三箱旧书,有繁体竖排的《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有《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等书,还有大量笔记本,其中包括他学习拉丁文记下的笔记。小时候,我没有把这些书本当回事,如今再次翻阅,感慨万千,常常拿着这些书本告诫儿女,你们的爷爷——眼前这个逐渐失能、失智、失语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曾经是村里威望极高的乡村医生,参加过抗击SARS病毒防疫。
        每一代人,都有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
        能够通向未来的诗,是什么样子?
        我有证据向孩子们讲述父辈的人生,怎么告诉孩子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真实的苦难和欢乐?
        现代诗歌应该具有小说的复杂性、纯粹性和超验性。继续凭借自己的类型化套路式的美文语辞来保障诗歌的“纯粹”,继续寄居在中外古典美学中进行临摹描红,融会贯通,再打造几种美学意象符号,标榜一种沉静、隐逸、极致、自负的体面人生?
还是像李沧东一样,另寻一条野路,披荆斩棘,尖锐紧张地揳入当代生存生态,展现“琐碎的生活暗藏汹涌洪流,直指生命深处的被掩藏、遗忘的一切。”
        或许不应该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厚此薄彼。毕竟每一种写作,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每一种方法,都能写出好诗。
        通向未来的诗,或许无相,但至少不能过分娇饰,隔山隔水,云中雾中,变成图案,变成符号,变成假相。

        本文发表于《星星·诗歌原创》2023年1期“文本内外”栏目

远和近

写作需要沉浸,我却一次次从墨水中跳出
对着沸腾的油锅出神
用一下午的时间,给儿女清炖一锅排骨
批评家警告我:“不要离日常生活太近”
而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我该怎么办?
罗伯特•卡帕距离越南战场太近了
误入雷区,却没有拍到自己
被炸成碎片的那个瞬间
而我曾在父亲住的重症监护室外破碎过
曾在孩子降生的妇产科手术室外痊愈过
日常生活同样惊心动魄,无暇给自己拍摄
油锅滚滚,拿勺子撇去浮沫
抬头望见夕阳正把镜头对准我
像罗伯特•卡帕那样远
又像罗伯特•卡帕那样近
仿佛从未离开过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