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婷婷:解读田湘诗歌中的几个意象

作者:鲁婷婷   2017年07月21日 18:32  中国诗歌网    761    收藏

田湘(1962—)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热”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诗人,他的成长中深受以意象见长的海子、顾城、庞德、特兰斯特罗姆等中外诗人的影响。他2016年出版的汉英双语诗集《雪人》中,表现了在抒情中重意象的特点。

我国古代诗人往往托物言志,以景抒情;西方现代派诗人更喜欢借助意象去象征。文学创作中,诗人的情绪有时无法通过单纯的叙述和抒情表达,这时便会诉诸于“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与我们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一些意象。英美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最擅长使用意象,他关于“客观对应物”的理论非常著名:“艺术形式中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找到将是那种特殊情感配方的一套物体,一个场景和一连串事件。”

赏析田湘诗歌的时候,除了感受到天真、简约、想象和激情,更多的时候被诗人展现的意象吸引,诗中意象的巧妙使用而使人眼前一亮,忍不住要去探究其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田湘作为当代诗人,其诗歌的风格浪漫,纯真中不失深意,读后被诗中的情真意切所打动。这位学中文系出身的铁路诗人,有着一颗柔软而丰富的心,笔触里既有岁月沉淀带来的厚重和深沉,又有炽热从不衰老的赤子之心,他是浮华世界中的理想主义者。

比起一些晦涩难懂的诗歌,田湘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直抒胸臆,用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抒情,他写诗没有功利目的,只是为了表达丰富而充盈的内心。在这躁动不安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以单纯、干净的笔触拂去人们心上的落尘。


一、《雪人》中的意象

田湘的双语诗集《雪人》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其代表作《雪人》一诗,其中出现的都是文学中的经典意象:雪、镜子、等待者和雪人。

“一个人老去的方式很简单/就像站在雪中,瞬间便满头白发/没想到镜子里,有一天也下起了大雪/再也找不到往昔的模样/可我不忍老去,一直站在原地等你/我固执地等,傻傻地等/不知不觉已变成了雪人/我因此也有了一颗冷酷而坚硬的心/除了你,哪怕是上帝的眼泪/也不能将我融化 。”

“雪”的意象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使用了。《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雪”的意象,突出表现了环境的凄凉与寒冷,与“杨柳依依”作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当时在外守卫国土,军旅生活的艰辛。“雪”的意象出现在田湘的诗歌《雪人》中也具有凄凉和寒冷的格调。

田湘在《雪人》一诗中运用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雪”。诗中描述的到底是心情的冬季还是大自然的冬天?无论是哪种冬季,给人的感觉都是彻骨的寒冷、内心的凄凉。作者又以雪人自喻,站在簌簌飘落的白雪中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雪花飘落在头上,头发变成了白色。诗人将这种白色比喻成“一个人老去的方式很简单/就像站在雪中,瞬间便满头白发”,巧妙的通过雪的颜色来比喻自己似乎已经老去。

诗的第二节出现了“镜子”这个意象。现实生活中下起了大雪,为什么镜子里也会下起大雪呢?镜子是对现实生活的如实反映,作者通过镜子表达想要找到往昔的模样。镜子这一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随处可见,在唐诗中,镜子这一意象更像是诗人心灵的一个窗口。镜子在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功能是映照,还可以作为一般的装饰品,装点居住处,也可随身携带,有时也会作为赠别时的礼物,甚至镜子还充当过男女之间爱情的信物。“女为悦己者容”,当悦己者不在身边,或者感情已经逝去,女子常常会通过对着镜子慨叹时光的流逝、红颜易老。从田湘诗中“再也找不到往昔的模样”可以感受出诗人也在慨叹时光的流逝。

诗的第三节“我固执地等,傻傻地等/不知不觉已变成雪人”,这句诗里最明显的两个意象就是“等待者”和“雪人”。等待,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偏爱的意象,《雪人》契合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等待”母题,不由让人想起著名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等待是该戏剧的核心主题,两个主人公看似荒诞的等待,蕴含着三个解释:第一,等待是一种痛苦。因为两个主人公在剧中无法沟通,所以等待的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变得更加空洞;第二,等待是一种抗争。两个主人公用自己所唯一能做的行为来与荒诞无常的命运做着无声的抵抗;第三,等待更是一种希望。尽管命运是如此的荒诞,但是只能等下去,也许还存在渺茫的希望。而《雪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中的痴情的主人公等待着自己的意中人,在漫长的等待中渐渐老去。俨然在印证沈从文的一句诗:“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雪人》诗里的第二个意象雪人运用了双关的写作手法,既可以理解为自己是一个由雪堆制而成的雪人,也可以理解为血肉之躯因为绝望而变成了雪人。诗的第四节,作者升华了雪人的痴情和专一,“有了一颗冷酷而坚硬的心/除了你,哪怕是上帝的眼泪也不能将我融化”,雪人的心看似冷酷坚硬,其实在“你”面前很柔软,这分明是痴情的心,它是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变得坚硬和冰冷。细细品味,能感受到雪人在漫长等待中所受的煎熬,苦痛,无奈,甚至也有几分荒诞。所等待的女子,恍然若梦,似真似幻。就如戈多,从诗歌中看,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来?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这种等待何时是尽头?可是雪人依旧在等待。

在《雪人》这一首简短的诗歌中出现了雪、镜子、等待者和雪人等意象,其中等待者最终变成了雪人,寓意深刻,感情浓烈,具有悲剧感。


二、《遇见》中的意象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和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产生了影响。《遇见》诗人抒发了对都市的喧嚣的厌倦之情,控诉物质世界对人精神的腐蚀,摹写了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破坏,给予人们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警示。

《遇见》一诗中运用了大量悖谬自然的意象。其中“我遇见阳光在白昼逃遁/雾霾的强吻让天空窒息/我遇见河流脱离了河床/鱼儿在空气里学习呼吸”无不展现现代文明将美好的自然破坏殆尽的场面。诗人田湘的职业是一位铁路警察,跟着列车南来北往,比一般人更敏锐地感受到四季景色的变化,诗人细心观察铁路沿线的山川风物,第一时间感知到自然的种种变化。近年来北京、石家庄等地出现的雾霾天气,对人体有毒的物质PM2.5的出现,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况愈下,诗人为此痛心,以《遇见》唤醒人心,呼吁环保。

《遇见》中诗人铿锵有力地写道:“我遇见幸福在高速路上逆行/所有的堕落都勇往直前/我遇见爱情用狂草在脊背涂满苦涩的印记/那些字句都似是而非”,这四句诗恰到好处地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论修辞》中最早认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谓另外一种事物。简而言之:隐喻就是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某一认知领域投射到另一认知领域中去,完成对意义上跨越时空或者跨越类别的转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是比喻的其中一种。这时候隐喻的作用便在于将所要表达的意思放在一些具体事物的背后,形成一种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美感。幸福是人人渴望并追求得到的,诗人将幸福喻作在高速公路上逆行的车辆,将幸福处于一个不易得到而且极其危险,瞬间就会失去的意象。反之,人生的消极情绪“堕落”反而走在人生的正轨上,并一路勇往直前,毫无停顿下来的意思。

爱情的滋味本是甜蜜而细腻的,诗人却写爱情用狂草的笔记写下的是苦涩的印记,写下的诗句也都似是而非,这些印记和诗句也许看上去似乎符合逻辑,却与人们渴望爱情本身的主题相去甚远,留下的只有心碎和苦涩。这一切的看似不合情理,不符常规,与人们意愿相违背的事情却每天都在发生,也是诗人“每天的遇见”。他从另一个侧面揭露的这个世界的黑暗面,人人都渴望圆满,幸福,甜蜜,然而诗人以一颗敏感的心去感知去触碰它的伤口,去直面人人都想要逃避的一切。意象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布洛克说过:“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橘子旁边,它们就不再是一个柠檬和一个橘子了,而变成了水果。”“幸福”和“逆行”,“堕落”和“勇往直前”组合在一起,就会给人一种绝望的美感。单独的一个意象拿出来是无法营造出这种诗意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上来说,《遇见》通过隐喻的思维来认知世界,也通过隐喻构成意象的连贯,通过意象揭露现实世界的悖谬与矛盾。诗人田湘善于以丰富而感性的意象准确地表达对社会的批判。


三、《凶手》中的意象

《凶手》是诗集《雪人》中不该被忽略的佳作,它的意象充满感染力,极具视觉冲击效果。其意象构筑的画面具有悬疑片的惊悚气氛:“秋天有颗杀人的心/花朵是逃亡者/果的头颅最先被砍下/然后是叶,现场血迹斑斑/警察赶到案发地/一切证据指向:风和影子/于是决定,捕风捉影/”

诗中运用了典型的拟人手法,将秋天、花朵、果、叶、风和影子等意象进行比拟。秋天这一季节被比拟成一个杀人凶手,花朵也成为谋杀的对象之一,但最先被秋天屠杀的是果和叶,并且留下了惨不忍睹血迹斑斑的杀人现场。在人类社会中发生了谋杀案警察会在第一时间来到案发现场取证调查,在这首诗中也一样,警察的调查结果让人吃惊,认定的真凶竟然是风和影子,于是下发通缉令“捕风捉影”。

拟人的修辞手法自古有之,很多修辞手法实际上是“反现实”的存在,修辞手法就是将这些实际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看成一个想象,一个可能的世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将桃花拟人化,每年如旧的笑看春风,而他寻之人,却已不见踪影。通过前后对比,衬托出诗人的失落和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同样将本没有喜怒哀乐的花鸟赋予了人的悲喜之情,用无情之物的“溅泪”与“惊心”更加突出了当时战事的残酷,和与家人流离失所的悲痛。

捕风捉影,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其释意为:“想抓住风和影子。比喻以虚无缥缈的迹象作为根据,而没有事实依据。”诗中的表面现象是警察破了案,要捉住风和影子,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最后一句也揭示前面的部分都是诗人的想象罢了。给人以一种在想象的世界中畅游,“捕风捉影”就像一句暗语,一个密码,划分现实与想象的分水岭。

固然,对诗人诗歌意象的解读是有千万种可能的,此时解读除了需要考虑诗人本身的创作背景,读者也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美国当代艺术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到,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读者作为这四个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罗兰•巴特在1968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作者之死》,在传统意义上的作者和作品,往往是父与子的关系,但是文本理论中,作者的主体地位被调服,主体知识一个语言中的代名词“我”,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文本概念的诞生宣告了作者的死亡。巴特说:“我们要懂得,要给写作以未来,就必须推翻这个神话: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 也就是说,作品在作者手中完成的那一刻,作品就已经独立与作者存在了。这时作品的去向与生死不再由作者决定。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直白的抒发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不同的意象的构建,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谜一样的氛围,肃杀,冷酷,别有用心。能一眼参透的只是这些意象的表面现象,而读者究竟能有什么样的感悟和体会,那便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雪人》《遇见》《凶手》等诗歌进行文本细读,不难发现田湘在诗歌艺术上正在突破其早期诗歌直白简单的手法,在诗歌技巧上趋向成熟。他诗歌巧妙使用了大量经典意象,并结合隐喻、拟人等手法使意象充满感染力,极具视觉冲击效果。


鲁婷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2. 纪念艾青诞辰114周年 | 高瑛新作
  3.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六辑
  5. 江合友《萸轩诗集》出版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