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诗·第五季”序 | 霍俊明:南山有雪隐鹭鸶——读徐南鹏诗集《大鱼》

作者:霍俊明   2019年07月14日 08:56  小众雅集    865    收藏


2019年6月26日,此时正是盛夏,也是小众书坊创办两周年的日子。商震、徐南鹏、彭明榜和我坐在北锣鼓巷云洱小镇餐馆二楼的露天阳台上,突然发现四个人都是白羊座。如此炎热的季节竟然在暮晚时刻吹来了罕有的凉风……

想想我和徐南鹏的交往转眼之间已经有十五年之久了。此时餐馆阳台上到处都是塑料做的绿植,而我在恍惚中想到了宋代诗人王淇在《春暮游小园》中道出的人与时间、世态在缓慢摩擦中生发的隐痛与怃然:“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红楼梦》之《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麝月抽到的花签正是荼蘼花。夏天意味着春花都已落尽,这时间的法则让我们(包括诗人在内)不得不在命定中返观自身及诸物。荼蘼(又名酴醾、佛见笑)这一常见的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却尽可能地投射出人世的本相与内心的惊悸。一切都离不开时间法则,而这一过程往往是亮光与阴影相伴,这一过程往往从笑靥如花、白衣胜雪、谈龙谈虎、韶华盛极开始,而以年长色衰、形容枯槁和内心暗淡为终了。诗人的责任正在于揭示出与内心相关联的万物的法则以及时间的真相。诗人使得时间留下来,使得自己静下来。这也是某种程度上诗歌作为记忆方式和验证自我的尺度。时间法则使得一切最终都只能是短暂和稍纵即逝的,都是“开到荼靡花事了”。如果将这一过程推向人的本体宿命的终极问题,那么诗人就不得不面对“向死而生”“向诗而生”了。

早在十年前关于徐南鹏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这样一个印象:“徐南鹏是一个相当沉静、内倾、深刻和自觉的诗人,在他看来诗歌是一种关于记忆和冥想的发生于生命的‘暗’。”“徐南鹏是一个能够在常人所忽略的幽微的日常生活细节中生发出深邃而通透诗情的诗人,这种诗情的发生又是最为本真、有力地与生存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徐南鹏诗歌论》,《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今天看来,如果还是以“生存体验”来考察徐南鹏的诗歌写作显然是有问题的。质言之,徐南鹏的诗歌写作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他一直延续了内倾、沉潜、静观的话语方式。而作为“诗人形象”来说,近年来的徐南鹏越来越笃定、静然、纯良,颇有呼之欲出的赵州禅师“吃茶去”(《指月录》卷十)的况味——生活实践、存在体验、即事而真、即俗超凡。这同样是具体的个人境遇、时间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工作环境一起正向或反向刺激的结果。徐南鹏诗歌中的精神氛围让我想到的是古人所说的:“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我和徐南鹏曾在大理的夜色中饮茶,可惜当时我酒精占据的口腔和味蕾已经尝不出茶的真正滋味了,颇浪费了一杯好水好茶。我想到了徐南鹏的这首诗:“二三知己 / 话无短长 / 星空旋转 / 白瓷的杯盏 / 放下时,叩木桌发出轻响”(《茶经》)。我喜欢这一声静夜中的“轻响”,这是一次无意的提醒,也是无端的自明。

由近期徐南鹏的这本诗集《大鱼》,尤其是开篇诗《南山有雪》,我想到的是元曲中的诗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闻。”时间的秘密一直在考验着诗人的眼力。

“雪隐鹭鸶”正构成了人与外界之间的内在结构和隐秘关联,而小到事物的细节、纹理,大到未知的神秘力量的牵引,往往是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忽略掉的。这不只是一个人的眼力问题,而是关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观察角度以及处世哲学。当一个诗人说出“没有一个枝条是多余的”,我们在注意到世界内在规则的同时也能够体味这位诗人的眼界是如何之不同。不同的人看到的这个世界会完全不同,出发点和侧重点的差异自然形成了诗歌中事物的区隔以及情志的层次。一个诗人必然是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经由这个空间和角度所看到的事物显然经过了主体的参与和精神重构,而将什么事物置放在诗歌之中并将该物置于什么样的位置则是至为关键的,“必须获得自己固定的位置,而不是任意把它摆放在那个位置上,必须把它安置在一个静止而持续的空间里,安置在它的伟大规律里。”(里尔克)

相似性(隐喻)和相关性(转喻)是诗人必备的两种能力,这关乎偶然性与必然性、外在性与内在性、个人性和普世性之间的深层呼应,这是因果掺杂的深度关联结构,“大雪纷飞 / 林子里传来一声枝条被压断的脆响 / 我往碗里添柴 / 火炉上的水就要开了”(《南山有雪》)。室内与室外,隐秘不察和显性存在就构成了特殊的对应关系,看似无关而实则形成了精神的共振。这一超越时空的精神共振同时指向了有关与无关、有碍与无碍、有我与无我。这是考物记,更是考心记,是“超心炼冶”。

徐南鹏似乎在生活中因为遇到特殊的人和事以及机缘巧合,突然之间仿佛开了天眼,对这个世界似乎在一瞬间顿悟了,其诗中反复出现“世事”“前世”这样的词语。这样说似乎有些太神乎其神了,实际上这是一个诗人多年来的精神方式得以不断深化的结果,既是顺从、迎受也是过滤和修剪。想想,十多年前我就写过关于徐南鹏的评论,那时的他和今日的他显然不同,包括他的诗歌方向也发生了调校。当窗外的黑夜已经来临,暂时搁置那些琐碎的没有任何诗意可言的案牍上弯腰低头的日子,我们既不幸又幸运,因为我们还能够在诗歌中暂时找到另一个人和另一段人生。他们确确实实曾经是我们又已经不是我们,我们成了自我的陌生人。语言和记忆中的他们也许同样的苍老和世故了,或许他们还在继续地成长之中。

而徐南鹏的诗越来越呈现出了“心学”“放下”“无着”“平静”的知性、自省的气息,他诗歌的精神气质以及诗性空间越来越带有平缓而深隐的质地,“我和一只猫 / 安坐在梵歌里,下沉”(《呈现》)。显然,一个诗人的认知方式以及精神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诗歌中的徐南鹏不断试图打破认知的封闭性和惯性,而以精神还原的方式重新打量、叩访着时间和人世,通过外物的心灵投射而盘问和挖掘着自我、清理着自我、打扫着自我、净化着自我。意识与空间完成了主体性和时间化的交互过程,物象也因此成为意识的对应物,所知所见与不所知不所见之间也形成了沟通和交互。同时,这其中自然又涵括了诗人对人心、人性以及世道的盘诘,比如《白发吟》这样的讽喻和劝诫之作。

这样的话语方式最终就具备了“发现”的质素,这也是对这个世界以及精神自我的重新认知,一切事物就具有了荒原和佛陀的双重属性。正如著名的植物学家威廉•劳德尔•林德赛所说的:“我发现,类似在人类身上表现出来的心智的某些特性,在植物中间也普遍存在。”这是辨认。这是万物为我,也是我为万物。具体到徐南鹏,这绝对不是形而上的乌托邦式的沉溺、高蹈甚至主体膨胀之后的自我为师,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对换思考的结果,是物为己心,是心外无物,是如其所是。这是精神投射和智性对位的法则,是对自我的修补——“像流水,力图恢复自己”(《望流水》)“描述内在的小惊喜和不安 / 我顺从它们 / 这样我就平静,就尝到单纯 / 我就是这个秋天 / 万物朝着本心推开的一扇窗”(《如果我在水边坐下来》)。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实则蕴含了尖利而隐匿的冰川,甚至有时会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徐南鹏总是在室内和室外之间往返,总是在此刻、过去和未来时间的过渡地带徘徊、瞩望和静立。非确定性、偶然、虚空、即时的碎片和表象就需要诗人经由经验、语言、修辞以及想象力乃至超验完成内在性的转化和提升。这需要诗人具备凝视、抽取、定格、过滤的能力,需要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诉求,具备清洗和擦拭的愿景。

镜花水月,观世听音,内心索解,最终都需要精敏的耳朵和沉静的内心。这是一个人对精神来路和去处的观照,是对偶然性和命定性的重新检视,是打破惯性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崭新体验和感悟方式。这总会让人想到罗伯特•潘•沃伦的《世事沧桑话鸣鸟》:“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的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 有的人已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 / 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赵毅衡译)也确实如此,徐南鹏对树木以及鸟鸣保持了足够多的关注、凝视以及回望,也许弦外之音并不重要,重要的正是树的静止以及鸟儿鸣叫自身的意义和存在属性。这是人气、地气、天气、时气的共时呈现,诗人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望气的人”。徐南鹏在“表现”和“呈现”之间做到了互补和平衡,这是由我观物又是物同己身,“我还未想到结果。忽然 / 吃了一惊,如果在世事里 / 我收拢翅膀 / 是要栖落在树上 / 还是在路灯的杆子上?”(《小鸟》)。在这点上,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阿什伯利的那首“元诗”(即从诗到诗、以诗论诗的诗)《诗的艺术》中提出的“一首诗不应该说明什么 / 而应该本身就是什么”。能够让我们“凝视”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激烈和直接表态的词语,而是诗中的某一个细节和场景,比如《诗的艺术》中出现的那些意象——比如曾经被衣袖摩挲得光滑的窗台如今已经长满了青苔。

值得提及的是徐南鹏对事物的观照既是精神化的也是存在化的,他时时会在具体的城市生活境遇中自我抵牾和龃龉。这样的诗具有了现场感又渗透着精神的变形、换位和超拔。甚至作为一个南方人——尽管已经客居北方多年,徐南鹏还是在不经意间以本能的方式回应着尴尬的不适的精神现实。这是冷暖并置,这是透明与晦暗的共处,“梦境中的白鹭呢?另一只细长的腿 / 仿佛秒针,陷于北方的冷 // 而对我的考验,尚未改变 / ——透明,保持对事物的爱 // 是的,寒霜 / 嘴里有许多不便明说的荆棘”(《寒霜》)。

徐南鹏的诗歌具有精神的打通性,人与事、词与物都呈现出了彼此激活、相互打开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诗人就是那个“小题大做”的人。“小”和“大”,自然涉及到日常与想象、经验与超验的平衡与转化。无论是庞大的荒原还是细微的闪电,徐南鹏都能够尽可能做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写诗并不只是为了寻求“安于世事 / 知是非,心亦如静水”(《澄澈》)而抵消了事物和事物之间龃龉和悖论的属性,“和”与“不和”在徐南鹏这里仍是不能忽略的镜像的两面。向上牵引的力量与向下沉坠的力量同时出现在徐南鹏的诗歌世界中,两面拉抻的力量正构成每个生存个体的境遇,“一些事物在上升,比如好心情 / 一些事物在沉降,比如尘埃”。正是因为不纯粹、不如意、不超脱、身不由己的事实,诗歌才能够起到擦拭、劝慰和提升精神视线的作用,“有什么牵引我 / 向上走,不计较曾经疯长的枝丫 // 一些东西慢下来 / 另外一些已停止、沉淀”(《做一个温暖的人》)。

这是劝慰和劝诫之诗,是对浮躁、喧嚣、功利和庸常生活的一次次拷问。徐南鹏往往是以轻逸的方式抒写日常的沉滞状态,以温和的方式消解和逼退内心的阴影。“雪隐鹭鸶飞始见”“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只能经由诗人之口说出。人生世事散淡而又不无残酷,但也更为真实不虚、无以言表。正像四季轮回、光阴流转,那个浩叹的、那个举着灯的、那个徘徊不已的背影和不可见的未知事物都已经压缩在了短短的诗行之中。

由徐南鹏的诗歌我不得不再次关注“诗人的工作”,这更多是诗性的正义和语言的良知。如果没有诗歌还可以维系,那么也许很多人就只剩下了一个外壳、皮囊而已。无论你一次次出发还是一次次归来,有些事物只能在你的诗歌中才可以安身立命、立字为据、借诗还魂。诗人在诗歌中能够遇到那个久违的另一个我,将不可知的事物和不可解释的梦境继续留给沉默。正如茫茫的雪地上,我们目睹的只是无边的苍茫,一切事物都在其中掩埋不见。诗人来到了时间的渡口。如果说诗歌有任何意义的话,可能就在于它给了我们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秘密,就那些容易混淆的事物给出证明黑白的机会。而真正发现了隐藏于雪地里的鹭鸶的人并不是在鹭鸶起飞现出身形的明晰时刻,而是在静默中提前领略了寒冷中那些依稀难辨的身影,提前感受到了它们时而平静时而急促的近似于虚无的呼吸。

这正是诗人的工作。


1


好书推荐


2

《大鱼》 徐南鹏  著

精装签名本 中国好诗·第五季

中国青年出版社 小众书坊策划出品


3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徐南鹏一直延续了内倾、沉潜、静观的话语方式。他越来越笃定、静然、纯良,颇有呼之欲出的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况味。他的诗呈现出了“心学”“放下”“无着”“平静”的知性、自省的气息,其精神气质以及诗性空间越来越带有平缓而深隐的质地。他不断试图打破认知的封闭性和惯性,而以精神还原的方式重新打量、叩访着时间和人世,通过外物的心灵投射而盘问和挖掘着自我、清理着自我。他的诗歌具有精神的打通性,人与事、词与物都呈现出了彼此激活、相互打开的过程。



4


5

霍俊明  著

《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

(河北教育出版社)


6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本书是陈超的研究生霍俊明,花费3年时间写作的,关于陈超的生平传记,以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追忆陈超,并总结了其在诗歌创作等方面的成就。书中涉及国内一线诗人北岛、舒婷、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等近百位。还有家属独家授权的书信日记等难得一见的珍贵文字及图片。


7

霍俊明  著 《有些事物替我们说话》

(精装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小众书坊策划出品)


8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这本《有些事物替我们说话》是诗人霍俊明自陈“个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诗集”,收入了其诗作95首和3首小长诗。这些诗作既记录了他在斗室、故乡和黑夜行旅中那一闪而过的感触或者长久萦绕于怀的过往人事的碎片,又是他对诗歌批评作为一种“写作”和“创造”的思考。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2.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5.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遂宁诗歌周暨《诗刊》2022—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成都举行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